发布时间:2025-05-23 点此:30次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导
继下调定时存款利率、缩短大额存单额度后,部分银行下架智能告诉存款,调整协议存款利率。
近期,光大银行、渤海银行、大连农商银行等10余家银行在官网、微信大众号等途径发布公告,下架智能告诉存款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还表明,将从5月15日起,若客户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高于1.15%,体系将主动分段计息并将协议利率调整为1.15%。
光大银行金融商场部微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明,一些智能储蓄产品存在高息揽储嫌疑,并可能搅扰存款商场正常竞赛次序,需求契合监管相关要求进行调整;一起,从银行本身状况来看,近年来银行净息差压力较大,银行下架“高息”产品有助于缓解全体负债本钱压力。
多家银行下架智能存款产品
智能告诉存款是商业银行为了揽储而立异推出的高息存款,因灵敏性强、利息高级特色深受储户喜欢,曾被以为是银行的“揽储利器”。
但近期,已有10余家银行官宣,暂停旗下智能告诉存款产品。例如,光大银行公告称,签约光大银行对公周方案、对公智能存款A款及对公智能存款B款等主动结存型告诉存款的账户,自5月15日起中止主动结存告诉存款。
一起,关于已结存的告诉存款,到期后资金将转回至签约活期账户,然后体系将主动进行解约处理。
5月6日,大连农商行亦发布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关于智能告诉存款办理的方针要求,自5月14日起,该行智能告诉存款产品撤销主动转存功用,客户需在支取日前1天或7天进行告诉预定。
此外,广发银行也宣告于5月上旬下线单位告诉存款事务主动结存服务,存续中的资金将依据详细产品服务规矩调整为非结存服务形式或返还至客户的签约活期账户;渤海银行已于5月1日起主动停止主动转存个人告诉存款产品。
业界以为,银行集中下架智能告诉存款产品,以及下调协议存款利率,是监管要求的进一步落地。
上一年5月,相关监管部门已发文调整协议存款和告诉存款自律上限,其间,国有大行履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履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一起,监管要求银行停办不需求客户操作、智能主动结存的告诉存款。
由此,银行的类存款产品的调整大幕摆开,多家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城农商行、村镇银行纷繁呼应。
不过,相较于2023年,今年以来,告诉存款办理由个人端逐步蔓延至企业端,对公或单位告诉存款主动转存功用也面对叫停。
“告诉存款一般是按日计息,期限分为1日、7日两种。而智能告诉存款可依据储户存款时长及存款金额主动匹配到相对较高的存款利率,主动结存,因而深受储户喜欢。”一名银行业界人士泄漏。
此前,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明,智能存款一般具有灵敏性高、利率高的特色,部分产品期限较为灵敏,但却依照定时计息,推升了银行的揽储本钱,不契合监管规矩。银行下架智能存款一方面为了到达合规意图,另一方面为了下降资金本钱。
活期存款付息率升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光大银行发布公告中还说到,将从5月15日起,若客户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高于1.15%,体系将主动分段计息并将协议利率调整为1.15%。
按现行的金融行业标准存款计算分类,协议存款应放入结算账户,依据监管规矩结算账户为活期存款账户,因为实践中银行主要对企业客户供给协议存款,因而协议存款被归入企业活期存款领域。
从数据能够看出,近年来,尽管存款利率全体呈下行趋势,但银行对公活期存款付息率好像不降反升。
依据光大证券研报,2023年底,上市国、股银行对公活期存款本钱率分别为1.05%和1.30%,定价近年来呈现持续爬高,仍高于0.35%或0.45%的活期利率自律上限水平。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宋效军表明,此前,高息协议、告诉存款较为遍及。现在“类活期”存款估量占中小银行存款的20%,推动了银行负债端本钱上升。
“此前因为吸存揽储竞赛大,部分银行的协议存款和告诉存款定价过高。”普华永道中国内地金融业合伙人谢莹表明,此次利率调整会标准协议存款和告诉存款的定价次序。
一起,一名银行业界工作人员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明,大企业有很强的议价权,而关于银行而言存款量却不能减,只能补息留住客户。
“活期利率0.35%,约好存期利率1.05%—1.15%,有银行给大型企业一年内活期存款利率将近2%,直接将同行‘卷死’。”上述银行业界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泄漏。
现在,银行仍旧面对净息差“收窄”压力。依据光大证券研报,受存量借款翻滚重定价、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影响,预估2024年第一季度净息差较2023年收窄10—15BP。
从已发表一季报的国有大行看,工商银行2024年一季度末净息差为1.48%,同比下降29BP;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一季度末净息差分别为1.57%、1.44%、1.44%,同比均下降。
上述银行的净息差均低于《合格审慎评价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警戒线”。
在此状况下,银行“对公存款付息率”遭到商场重视。不久前,商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建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制止经过“手艺补息”的方法高息揽储,当即展开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结整改。业界以为,大型银行对公存款事务将遭到影响。
现在而言,2024年商业银行或将持续下调存款利率,以进一步压降资金本钱,减缓息差缩窄的压力。
宋效军以为,现在银行负债本钱有调降的必要性。在存款利率商场化之后,一些银行为竞赛商场份额,被逼提高存款利率。特别是在央行货币方针改变有限的状况下,存单和资金利率曩昔几年并未呈现显着趋势性下降,这形成理财、货基等产品收益率居高不下,从而使得存款难以呈现趋势性下降。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相关推荐